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沈阳杂技演艺集团:打造外向型文化企业

  从一个账户仅有1000元并背负8万元外债的事业单位到一个资产额达3540万元的文化产业集团,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。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之一,它用产品、市场、人才、管理加创新的“4+1”模式成功推进集团产业发展,推动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,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。

  作为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,沈阳杂技团于2003年7月率先破冰,着手转企改制工作。2004年8月,经整合沈阳杂技团、沈阳南湖剧场和沈阳市文化局招待所3家原事业单位资源,成立了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,注册资金2443万元。2005年12月,集团下属3家单位撤销了事业编制,员工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。2010年,公司还整合东北杂技演艺资源,组建了北方杂技有限公司。

  人事制度改革是体制改革中关键的一环,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在这方面率先总结出了一套灵活、规范的用人制度。集团共撤销事业人员编制289个,妥善安置在岗职工312名;完成离退休人员和符合“530”政策提前退休人员共188人的社会统筹转交工作;对于13名二级以上特殊演艺人才和因公伤残人员执行“人才保护”政策,调入其他单位保留事业身份;不能享受“530”政策和“人才保护”政策的人员则全部解除事业单位身份。“新的人事管理模式既保障了职工利益和队伍稳定,又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活力。”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晓说。

  打造艺术精品

  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确定了以艺术精品打开市场的思路,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和文化“走出去”战略,努力打造“沈杂”国际品牌,创作金奖节目和精品晚会。

 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元素是“沈杂”剧目的最大特色。《孔子》巧妙地将孔子的“天人合一”“和而不同”等理念融会贯通;《天幻》用古老的杂技语言诠释中国人对历史的思索和领悟;《龙幻》以中国“龙”为主题,展示气势磅礴的中华龙文化魅力;《木兰》演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……丰富的传统文化借助杂技这一载体在海内外广泛传播,受到了观众的喜爱。

  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传承和发展,《飞车走壁》、《高车踢碗》、《腾空飞杠》等经典节目早已家喻户晓,如今“沈杂”已成为国际杂技市场上的一个响亮民族品牌。不懈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,该集团多个节目在国际、国内赛场上摘金夺银:《圣火绸吊》荣获第32届蒙特卡罗世界杂技比赛银小丑奖和国际星辰特别奖;《金达莱——绳技》荣获文华奖第7届全国杂技比赛银奖等。

  走外向型发展之路

  提高国际演出市场占有率、走外向型发展之路是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市场经营的主导思想。《天幻》、《梦幻》、《龙幻》等系列“幻”字号杂技晚会已在巴西、墨西哥、德国、以色列等十几个国家进行商业演出3899场。按市场订单创排剧目、调动社会资源对剧目实行股份制投资运作、主动构建通往世界的演出市场网络,是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总结出的成功营销经验。

  近几年,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的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,很多新剧目的开发都是按照市场订单生产的。杂技童话剧《美丽的传说》是应丹麦安徒生基金会之邀,为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创作的;《美幻》是专门为以色列打造的;杂技剧《木兰》、《孔子》是按德国演出市场的要求创作的;《海盗》是根据南美市场的需要打造的……去年,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又与美国Time for Fun国际娱乐公司合作,共同打造了全新情景杂技秀《天幻II——太阳鸟》,并将从今年5月起赴南美洲各国进行商业巡演3年。

  吸引社会资源对剧目实行股份制投资,是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市场运作中的另一块“试金石”。2005年创作杂技童话剧《美丽的传说》时,集团正式实行剧目股份制,对项目公开招商。《美丽的传说》排演投入需要200万元,安徒生基金会出资30万元、沈阳两家开发商出资90万元、剧团自己出资80万元,四方投资者共担风险、共同受益。

  沈阳杂技演艺集团还一改传统接演出的方式,建立了沈阳杂技团网站,及时发布艺术创作、精品生产、演出经营、人才培养信息。该集团还组建了专业的营销队伍,广泛参与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各种演出洽谈会,大批优秀节目走出国门,赢得了“全国优秀出口文化企业”和“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”称号。

  做强队伍  做精管理

  对于舞台演出来说,人才建设是重中之重。除了自身培养,“沈杂”还选送优秀青年演员到北京舞蹈学院、中国戏曲学院等高校深造。在引进人才方面,“沈杂”采取高薪引入和破格聘任的政策。“沈杂”的演职人员告诉记者,集团每年都会组织他们到美国拉斯韦加斯、百老汇观摩学习世界最前卫的艺术表演,开阔大家的眼界,学习创演经验。

  “重生产、轻营销”是院团管理中的普遍现象,强化经营管理团队是“沈杂”人才建设中的另一个重点任务。“沈杂”现在的领导班子4名成员平均年龄为39岁。经纪运营团队中既有海归人才和大学教师,也有艺术家。年龄梯队合理、知识结构优秀、综合素质高,保障了集团管理、经纪和演艺团队同处高端水平。

  在走访中,“沈杂”的艺术委员会制度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在艺术创作、生产投入、演员聘用、业务考核、晚会制作等重大事项上,艺术委员会发挥了重要的决策作用。王晓说:“以前的管理工作中,人情关系不好处理,给谁涨工资、给谁评职称总让领导犯难。艺委会建立后,提高了决策的正确率和透明度。”

  沈杂的企业文化建设也颇有现代企业制度特色,他们在2010年制作完成了《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品牌管理手册》,修订和完善了现行的几十项规章制度和十几项考核标准。

  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之一,“沈杂”从未停止探索和创新。所有的演职人员都相信,未来集团将更具活力。